with love, by @Fanderous
對於發音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習者來說,學習音標是掌握標準英語發音的重要壹環——它相當於壹把鑰匙。讀單詞自然可以按照音標來,如果配合拼讀,進步會非常明顯。但是,這把鑰匙只能幫著你打開大門(相當於奠定基礎)。如果要進階,走得更高更遠,那麽就離不開「實戰經驗」,此時就需要去揣摩原聲材料(比如詞典上的發音),而這時你會發現,很多單詞的發音與它們的音標似乎有出入……那麽找出不同點,跟隨材料反復揣摩,發現規律(或者覺得怎麽好聽怎麽來),此時自然也就不必拘泥於音標了(畢竟語言是靈活的)。
一門語言的初學者往往低估「聽」的重要性。應當始終去聽電影對白、聽 Forvo、聽各種語料,建立對發音的對錯以及對錯閾值(即「正音」與「又音」)的基本理解,探索自己的發音首先能否維持正常溝通。 幾時可以分辨出同壹單詞或單字在不同文本和語境中發音的細微區別,才說明幾時自己的聽力可以為自己學習該語言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並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幾時自己才再應當開口去講、去練習。至於諸如連讀、省音等使口語聽起來「更地道」的技能的使用以及諸如顎化、塞音等仿母語者語音風味特點的技巧都是些錦上添花的東西——畢竟絕大多二語學習者的初衷是為了給自己添置壹份溝通工具,自己必定要學會運用和維護它——所以如果學習者在無法將自己暴露在壹個主動加被動的高頻的語言使用環境中的情況下,還是鞏固自己的基礎為好,避免自己的學習因為邊際效應而效率遞減。
創辦人
A self-starter in learning English. Beyond her practice, Fanderous is also a fan of many things.
常駐主播
Language and typography enthusiast, natural mentor with inceptional acumen. Latin and Greek learner.
Copyright © 2020 Fanderous.com 保留所有權利。